11月30日,服务“四城”联动 助力“强省会”——贵阳国家高新区 贵阳市观山湖区2023年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周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举行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张缨,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邢立全出席新闻通气会,分别向参会媒体记者介绍两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。
张缨指出,近年来,贵阳高新区将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”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动力,建立了“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”梯次培育体系,打造高质量发展“生力军”。截至目前,贵阳高新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355家,占全市26.6%、全省17.6%;培育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2户,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65户。开展科技创新“栽树工程”,围绕产业链部署“研发投入—技术攻关—成果转移转化”创新链,培育了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高价值专利。强化成果转化要素保障,整合贵州科学城等创新资源,打造立足高新、服务贵阳贵安乃至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。引进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在贵阳高新区建设贵州大数据研究生教育基地,实现了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智力资源精准链接贵州本土企业。
通气会上,高新区科技创新局、观山湖区科学技术局负责人分别围绕本次交流周系列活动主题,以及两区科技创新工作下步打算,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据悉,服务“四城”联动 助力“强省会”——贵阳国家高新区 贵阳市观山湖区2023年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周系列活动将于12月5日至9日在贵阳举行。此次活动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、贵阳市人民政府指导,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、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围绕两区科技创新成果、重点产业、创业孵化、人才发展、平台推介、项目合作等内容,设置“1+8+N”活动框架,即1场开幕式、8大主题活动、N项最新成果发布,通过平台推介、项目签约、成果展示、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,集中展示高新区、观山湖区在智能制造、信息技术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,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、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成效,并为政府、高校、企业和资方提供交流平台,共话创新发展、共谋未来愿景。
举办此次活动,旨在聚焦前沿技术发展及未来产业培育,汇聚创新资源及发展要素,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,推动更多“科技之花”结出“产业之果”。下一步,贵阳高新区将以贵州科学城建设作为高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阵地、主抓手,积极构建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市场交易体系,探索“政府+龙头企业+科研平台”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,努力成为全省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区。